园艺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在新疆农业大学在创办之初就设有园艺专业,当时的主干课程为果树学。1985年2月,在著名果树学家张钊先生等前辈创建的园艺教研室的基础上,学校正式成立了园艺系,为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奠定了基础。2005年,由园艺系申报的“园艺综合实验室”获新疆农业大学校级基础教学示范中心。2008年,园艺学院与林学院合并组建林学与园艺学院,园艺综合实验室先后与森林培育实验室、风景园林实验室进行部分合并,成立“自治区林果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进入新世纪以来,园艺学科、专业快速发展,2006年在全疆率先获批果树学博士学位授权点,2009年获批园艺学博士后流动站,2010年获批园艺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和设施园艺学硕士学位授权点。园艺专业于2010年被教育部认定为第六批国家级特色专业,果树学于2009年被自治区评为重点学科,园艺学于2016年获批自治区高原学科。2017年获批自治区重点专业,同年获批高职与本科教育衔接“3+2”模式应用型人才培养试点专业,2019年获批自治区一流专业建设点,2021年获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专业学科建设取得了重大突破。
实验教学中心在建设期间,通过多方筹措资金,专项投入2560余万元(其中:农业部投“国家瓜果改良中心新疆分中心”820万元;林业厅投资林木良种补贴和新品种培育,共40万元;学校投资干旱区果树研究中心300万元,重点学科、园艺学重点专业500万元,学院每年投中心各功能实验室及试验基地100万;中央财政支持地方建设、新疆枣产业发展研究院等投入800万元等),进一步对实践教学基地、实验设备进行更新完善,建立信息化平台中心,补充教学资源,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构建实验室、教学实习基地一体化实验教学体系。
十四五以来,园艺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依托新疆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国家瓜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籽瓜分中心、国家瓜果改良中心新疆分中心、新疆枣产业发展研究院、自治区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新疆林果高效栽培与高值化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6个省部级研究平台,逐步构建了由“基础实验教学平台、专业实验教学平台、实践教学平台、研究生创新实验平台”组成的“四平台”实践教学体系,形成了“三层次、四平台”的实践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更好的培养。中心占地面积2041.04平方米,规划为9个功能区域(公共基础实验区、品质调控实验区、组织细胞观察实验区、分子遗传实验区、设施环境实验室区、土壤营养分析实验区、功能食品开发实验区、组织和种苗培养区、办公和学术交流区);建设有陆港校区耕读教育教学基地、托克逊博士工作站与库尔勒梨育种基地等18个教学科研实践基地;建设科技小院4个;校内科研温室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仪器设备总价值达2000多万元,为科研项目开展及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实验条件。

